Kể từ ngày 1-7, TP.HCM (mới) chính thức đi vào hoạt động, vì vậy trang web tạm ngừng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để chờ hướng dẫn. Trong thời gian này mọi thông tin liên quan đến địa bàn Bình Dương (cũ) sẽ được cập nhật trên báo Sài Gòn Giải Phóng và các ấn phẩm, nền tảng liên quan. Trân trọng!

建设和发展与地方发展相称,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二)

2021 年 11 月 25 日星期四

提高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

为实施提高省内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平阳制定了具体的主张和措施来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称的文化领域。其中,我省既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又促进建设和发展满足新形势下要求和任务的越南文化和越南人。

保存和弘扬文化价值

过去期间,平阳已认真落实越南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颁布关于建设和发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越南文化和越南人的第33-NQ/TW号决议并取得了初步结果。我省整个政治体系和各阶层人民对建设和发展越南文化和越南人事业的认识和责任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全省文化艺术活动日益满足各阶层人民的享受需求。

在省委、省人委会的及时关注和指导以及各部门紧密配合实施关于“建设与发展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越南文化和越南人”的决议下,文化教育活动有正确的定向,形成了每个人的科学生活和工作方式、守法意识、对民族和地方的美好传统历史价值的自豪感。

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等大众媒体可看出,宣传工作一向注重在建设和发展越南文化和越南人中的人文性;进而传播好的、对的、积极的;与政治思想、道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衰退现象、违背淳风美的现象斗争和批评,反对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错误观点。许多切实活动有助于树立了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德才兼备的越南人形象。

此外,我省还注重建设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和农村文化生活方式,制定了具体的标准和指标。省内各级“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已指导实施提高“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质量的目标。我省还严密实施文化称号评选和认证工作,根据公开民主原则实施。各家庭、街区、邑在评选、评分过程中互相监察。因此,各文化称号认证结果基本正确反映实际。

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黎文蔡表示,用于实施文化活动,为演员、艺术家、实施优惠、培养制度的财政预算得到改善和有所增加。各文化工程得到升级或投资新建,进而有助于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数量和效果。目前,该厅正在核查、调整及合并各政策制度以呈省人民委员会建议省人民议会制定关于文化、体育与旅游部门支持政策制度的决议。

注重为人民服务

谈及保护和弘扬遗迹价值的工作,省博物馆经理黎文福表示,我省已有效实施该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引导游客参观遗迹,举行越南文化遗产日纪念活动、回源日(11月23日),值纪念国家大节日之际在遗迹举行纪念活动、集会,联合举行了解越南共产党、平阳省党部历史和省内红地址比赛,出版平阳省遗迹和名胜刊物、纪录片。

尤其是,省人民委员会颁行了管理、保护、使用、弘扬省内文化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价值的规制,而具体是颁行了“到2010年展望2020年平阳省保存、弘扬文化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价值”提案。通过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省取得了许多可观结果。2016年相平协磨漆行业被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集和资料化平阳华人的潮州礼乐、平阳女神祭祀信仰、正美神亭的送风礼仪、宝河庙三府圣母祭祀信仰、顺安市平壬坊平壬天后庙庙会。

此外,文化部门在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活动,追求真善美价值观的文化艺术活动,建设能力、智力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平阳人,“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中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结果。在建设越南人的人格、健康文化环境中发挥家庭传统;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有助于提高家庭和社区对党的路线主张和国家法律的认识。

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厅长阮科海表示,在未来期间,我省将继续推动建设具有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和融入国际进程的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作风的平阳人。为了为文化领域建设和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我省将继续展开提高工业区、加工出口区工人、劳动者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加强文化部门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培训工作,以满足文化部门在新阶段下的任务要求,确保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定向。同时,我省的目标是建设德才兼备的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队伍,确保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结构同步,具有符合工作要求的专业水平。

我省继续展开、建设和提高各称号的质量如:文化家庭,文化街区、邑,达文化标准的机关、单位和企业,达新农村文化标准的乡,达城市文明标准的坊、镇。我省力争每年96%的家庭获得“文化家庭”称号,80%的街区获得“文化街区”称号,60%的邑获得“文化邑”称号,50%的出租屋区获得“文化出租屋区”称号 ,96%以上的机关、单位获得“文化机关单位”称号。(未完待续)

(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