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韧性”
(本报讯)新农村建设国家目标计划是平阳省过去期间大力指导和落实的重点计划之一。在整个政治体系的大力同步参与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下,已为全省农村地区创造了显著变化。

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截至目前,全省全部38个乡已达到升级版新农村建设标准,其中4个乡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6个县市中有3个已达到并完成新农村建设标准。特别,2024年达到升级版新农村标准和模范新农村标准的乡大多位于偏远地区,起点低,但努力争取早日完成。这些乡不仅注重发展生产活动,而且选择文化、教育和数字化转型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旨在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槟吉市富安乡成功落实模范新农村建设计划,为这个农村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许多交通项目给社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些都由人民捐地、捐资、捐力,与当地携手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富安乡荣获达到文化领域模范新农村标准。从而,现在全乡道路铺上了水泥、沥青,道路两旁种满了鲜花,农村面貌出现显著起色。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
除注重工业、农业领域以外,富安乡还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和河滨旅游领域,重点发展果园,以文化标准为突破的。从而,该乡规划了花园别墅和生态旅游区,为投资者建设为旅游活动服务的工程和建筑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助力农户发展花园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安顺邑郑文通农户的生态旅游模式就是一个典型模式,吸引了众多居民周末前来休闲放松。这也是一种向人民推广富安新农村乡形象的方式。
随着地势陡峭,靠近河流的优势,北新渊县孝廉乡具有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种植柑橘类果树。农业生产为乡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富足的生活水平。这也是帮助该乡达到在生产领域中模范新农村标准。目前,乡内柑橘类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300多公顷,约200户种植。孝廉乡已成为全省柑橘类果树种植区。
全省各地方大力落实升级版新农村和模范新农村建设计划,让平阳省农村地区日益创新、充满活力。到2024年底,农村地区人均收入达到近9000万越盾/年。新农村乡正在齐头并进,为农村地区带来文明、创新和繁荣。
升级新农村标准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地方努力同步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其中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全省、各县市的城市发展路线图相结合。特别,平阳省农村地区的经济技术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投资建设,发生了迅速变化。省内农村地区不出现尘土飞扬的红色石子路,而是铺满了沥青和混凝土路,方便企业和民众出行和贸易。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活动等日益宽阔,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需求。许多好的、有创意的、有效的方法已证明具有实用价值,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计划创造了动力。
农业与环境厅厅长范文邦表示,平阳省将新农村建设确定为一项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任务,缩小城乡差距,本省积极主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计划,目前已投资新建、升级和修缮了大量农村基础设施,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高科技和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得到推广,为改变农村地区面貌、提高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根据规划,2025年新农村建设计划将在数字技术平台上同步实施。预计,至少90%的省级记录、80%的县级记录和60%的乡级记录将在线处理。此外,100%的地方和单位将使用文件管理软件,并根据2021-2025年阶段新农村建设标准完成信息、通信和公共管理指标。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至少70%的乡将在农业、贸易服务领域上应用信息技术。平阳省还将试点建设1至2个智慧新农村乡模式,迈向发展电子商务,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无未偿债务;安排资金用于新农村综合建设,其中优先投资于清洁水源、交通、电力、环境保护、文化教育设施等。2024年,全省共动员约2.183万亿越盾用于建设新农村项目,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放1.256多万亿越盾。 |
(记者瑞芳——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