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ể từ ngày 1-7, TP.HCM (mới) chính thức đi vào hoạt động, vì vậy trang web tạm ngừng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để chờ hướng dẫn. Trong thời gian này mọi thông tin liên quan đến địa bàn Bình Dương (cũ) sẽ được cập nhật trên báo Sài Gòn Giải Phóng và các ấn phẩm, nền tảng liên quan. Trân trọng!

义胜翁营—神亭:在城市心脏的乡村文化特色

2020 年 12 月 27 日星期日

在省内被公认为文化历史遗迹的亭子中,位于宜安市平胜坊义胜街道的义胜(Ngãi Thắng)翁营—神亭是一座独特的亭子,因为这里同时供奉两位村神。跟随宜安文化信息处干部的脚步,我们已造访这座独特的亭子。

于2007年得到新建的义胜神亭的大门。

一座亭子供奉两位神灵

宜安市文化信息处干部阮中君表示,在这座亭子里供奉两位神灵,即本境城隍神和张公达神。这是在义胜村民来到这里进行开垦立业初期对他们具有极大功劳的两位神灵。

像许多其他亭子一样,义胜亭由村民建造的,以祭祀该村的本境城隍神。最初,该亭很小和简单,建在茂密的野生森林中。义胜亭也被称为翁营—神亭,因为亭里还祭祀张公达功臣。

据历史记录,张公达先生本来是顺和人,是黎朝太祖时期的法官。他去世后,他的后代迁移到南部并来到义胜土地,开垦种植,在新土地上建立生活。安居之后,他们将在其家乡的陈公达灵柩迁移到这里,并建立了一座坟墓以供奉。

据说,陈公达坟墓是很灵的,经常保佑当地人民平安和好运。因此,义胜人民把他视为“人民的守护神”,并在同一座亭子里供奉他和本境城隍。从那时起,该亭子被称为义胜翁营—神亭。1852年,义胜翁营—神亭得到阮朝皇帝嗣德授予的神灵敕封,并于2009年1月9日被省人民委员会公认为省级遗迹。

保留文化特色

据该亭的祭祀委员会称,最初的义胜亭建在茂密的森林中,规模很小,其附近是张公达的坟墓。自从建造至今,义胜翁营—神亭经过了多次修缮。在战争时期,该亭曾于1954年被完全烧毁。此后,黎文量、周文玡、阮文份先生(被称为前贤)重建该亭,旨在让村民有供奉其村的两位神灵并举行文化活动的处所。

2000年,当地民众继续捐款修缮该亭,具有文化意义的汉字对联也被恢复并庄严地挂在亭子里。凭借人民的协力和贡献,义胜亭变得更加宽敞和牢固。

当来到义胜街道时,我们很容易认出这座亭子,因为大门是相当宽敞的。大门具有川门设计,于2007年重建。从亭门进入,左侧是饭厅,其次是正殿(礼拜区)。 供神香案都放在正殿里:首先是本境城隍香案(上面有用汉字写的“神”字);其次是胡志明主席祭桌(桌上有胡志明铜像),最后是供奉张公达先生的香案。香案两侧是供奉左班和右班。

获悉,义胜亭有胡志明主席祭桌和乡内英烈祭桌。这是义胜神亭与许多其他村亭之间的不同之处,有助于为当地民众创造更多的特色文化活动。

该亭是保留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的场所。每年这里举行许多带有越南乡村文化的社区活动,体现对祖先和保佑村民的神灵的尊敬和感恩之情。每年正月十五,这里举行祈安节,吸引广大当地人和临近地区民众前来参加。

特别是,每年在亭子有两个与两位神灵有关的大祭祀活动。这是本境城隍神求安节(农历八月十八至十九)以及张公达先生求安节(农历十一月十八至十九)。 除了上述活动外,多年来这里还举行一项特别活动,即越南伤残军人和烈士日(7月27日)祭祀仪式。

经过历史的起伏和时间的流逝,义胜翁营—神亭仍是一个保留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地方。尽管社会在不断发展,但这些传统文化特征仍然得到保留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打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而且还加强了在建设新生活中的团结相互之情。

 (锦理)